【转方式调结构 提质增效升级】胜利石油工程井下“集团军”联合作业闯涪陵
【口播】以往,胜利石油工程公司井下作业公司外闯市场基本都是“单兵”作战,而在国家级涪陵页岩气产能示范区,他们汇聚了压裂、试气、连续油管、泵送桥塞、带压作业、特种车辆运输等多个“兵种”的队伍,被甲方誉为“进入工区最晚、进步最快单位”。如今,这种“集团军”联合作业模式,已成为胜利石油工程队伍抱团取暖、握指成拳的样板。
【记者 张远鹏】
我现在是在重庆南川区水江镇的山林中,在我身后是胜利井下施工的焦页190平台,大家可以看到,一台台压裂车整齐地排列在井场上,干部职工们正在进行压裂管汇连接的工作。
重庆,素有中国四大火炉之称,夏季气温高达40摄氏度。中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勘探开发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胜利井下人也在这里开启了高端之路。
2013年11月,井下作业公司进入涪陵市场。虽然有着油田盐227“井工厂”压裂施工的经验,但在涪陵页岩气面前,他们却有些底气不足。
【采访】胜利石油工程公司井下作业公司压裂大队党委书记 朱庆胜
在我们油田内部一般施工一口井是400方左右的液量,排量也就是5到6方,在这个地方一般一口井用液量就在4万方左右,和家里相比是增加了100倍,相当于在这里干1口井,在家里干100口井。
施工难度大,施工规模大,用液量大,是必须克服的“三座大山”。为此,胜利井下结合具体工况,创新混配流程,重新摸索制定施工规范,每次施工前,项目部都会组织试气、压裂、泵送、连续油管等施工队伍联合查勘,综合协调井场的车辆摆放和设备摆放,只要能提前就位,互相之间的资源都可以统筹使用。
在施工过程中,他们推行责任节点化,确保各项标准贯彻到底。在顺利完成首口页岩气水平井焦页1-4HF井超大规模压裂改造后,胜利井下立即组织各支队伍,第一时间对设备运行、施工规范、安全环保等5大类33项节点,逐项展开互评,共同探讨优化改进方案,为下一步提速提效打下基础。在随后的焦页10-3HF井压裂施工中,他们仅用11天就完成了20段压裂改造,创出了多项高指标。
【采访】胜利石油工程公司井下作业公司压裂大队党委书记 朱庆胜
在这个地方总共有9支压裂队,分为4家单位,涪陵工区也是同台竞争最激烈的一个地方,在这个工区站稳脚跟,首先施工质量要过硬,现场管理要过硬,现场队伍人员素质要过硬。
今年1至5月份,胜利井下作业公司发挥出“集团军”作战优势,在涪陵工区共完成带压作业井3口,压裂30段,创出了多项压裂层位和施工压力的工区最高纪录。
赵伟东 王科 陈宁 魏东生 张远鹏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