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首页推荐 > 宗保宁:颠覆式创新服务绿色化工
0 下载
宗保宁:颠覆式创新服务绿色化工

栏目:首页推荐

上传时间:2020-01-16

查看全文
【传承石油精神 弘扬石化传统】宗保宁:颠覆式创新服务绿色化工
【口播】2019年中国石化科技创新功勋奖获得者,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宗保宁,博士毕业后就留在石科院工作,30多年,他凭借非晶态镍催化剂和磁稳定床反应器、己内酰胺、过氧化氢、碳四利用等诸多重大项目,取得卓越的成绩。同时他还是中国石化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任,培养了12名博士和3名博士后,他带领团队一起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成绩。
2019年12月,巴陵石化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正式开工,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可达188亿元、解决就业2000人,也为“化工围江”贡献了新的解题之道,并被国家工信部和生态环境部树立为沿江危化品生产企业异地还建的标杆。
己内酰胺是合成纤维、工程塑料的主要原料,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衣服、汽车轮胎等都离不开它。上世纪末,中国石化投资100亿元引入己内酰胺生产技术,但引进的技术并没有立刻给公司带来效益。针对这一困境,宗保宁和他的同事们进行了多年攻关,终于在2008年实现一步法生产己内酰胺。
【采访】中国石化科技创新功勋奖获得者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宗保宁
在这个己内酰胺技术开发过程中,其实核心的技术一个是环己酮物的氨氧化还有就是精制过程,另外就是这个过氧化氢的开发是典型的卡脖子的技术,我们团队经过十几年的攻关,2019年也顺利地出龙,使这样的一个技术形成成套的技术,这样通过这么多年的工作,就使中国石化的己内酰胺生产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的水平。
但是宗保宁并未止步于此,他仍坚持己内酰胺反应过程还可以更优化,带领团队继续寻找更优答案。在他们的坚持下,新环己酮、过氧化氢项目接连获得成功。其中起着关键作用的过氧化氢项目,打破了国外浆态床过氧化氢生产技术的封锁,通过新的技术,加氢效率提高了一倍的同时还有效减少了尾气排放、真正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
科研只有服务于国家、服务于时代,才能体现它的价值。从非晶态镍催化剂和磁稳定床反应器、己内酰胺、过氧化氢,到应对国六乙醇汽油挑战的碳四利用,宗保宁的每一个研究无不是服务于中国石化、服务于国家的最新需求。
【采访】中国石化科技创新功勋奖获得者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宗保宁
其实我们个人的发展和成长和中国石化的技术创新的发展其实是一脉相承的,也和中石化国家的发展需求是一脉相承的,这个时代,中石化的发展造就了我们也是给我们一个用武之地。
回望过去,宗保宁感慨,他赶上了一个好时代,遇上了一个好老师,已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新中国最美奋斗者闵恩泽院士。当年40出头的他,凭借“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和磁稳定床反应工艺的创新与集成技术”获得2005年度唯一一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而闵恩泽坚决将宗保宁的名字放在第一位。在当年闵恩泽院士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报告团成员宗保宁这样说:“如果说我在科研领域做出了一点成绩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采访】中国石化科技创新功勋奖获得者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宗保宁
这张就是闵先生生前48小时的时候在和石炼化讨论,就是石炼化转型发展的时候他写的几个手递我给留下来了,就是老先生这种精神就是到生命最后一刻,还在想着科研啊技术开发啊服务咱们中石化服务国家经济的发展,这些呢一直是言传身教我们这一波人包括我的同事对我们的影响还是非常深非常大的。
近年来,宗保宁总是每天6点多到达办公室、项目有问题立马和同事前往一线,他用实际行动赢得了更多的尊重、也带领团队一起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绩。除了传承闵恩泽的精神和专业知识,宗保宁还时刻谨记老师对于科研领导者的嘱托:给大家提供好的思想,帮助大家做成事,把团队组织好。
【采访】中国石化科技创新功勋奖获得者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宗保宁
科研最重要的还是要有理想有信念,坚持住,因为科研过程呢一定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我觉得碰到问题,特别是团队,作为团队的领军人和负责人的时候,我一定要坚持,要有理想和信念坚持下去,那么终究呢我觉得还是能够达到这个目标吧。
郭蒙 戴安妮 杜诗画 赵洪锋报道
视频推荐